又一年的315即将到来,汽车圈有些紧张,尤其是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
毕竟,其自身用户群体有限,外部竞争激烈。一旦出现任何干扰,它可能会诱发蝴蝶效应,最终成为成败的重大事件。
例如,零运行。
2022年的零跑不仅成为新势力第二梯队的“第一股”,年销量也超过11万辆,成功跻身新势力销量前五。
正是这一来之不易的成就,让零跑更加担心得失。
因为,在“各领域自我研究”的旗帜背后,质量控制问题一直是零跑的噩梦。
去年6月25日,在重庆车展的第一天,零跑的一位女车主举着一张白纸,上面写着,“零跑的新车当天是黑色的,维修了半个月,更换了两个零件,并承诺将归还车辆并退出”。
据这位女车主介绍,5月27日零C11交付完成当天,新车的仪表盘就变黑了。然后,经销商将其推送给制造商,制造商将其推给经销商。谈判没有结果。
这件事本身并不取决于有关车展维权的新闻有多大。毕竟,特斯拉的展台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现场的情况更加激烈,新闻效果更大。
这件事最有趣的是,零车似乎已经准备了很长时间。在女业主维权的同时,工作人员很快用黑布将其遮盖。
无论是从人力安排,还是准备迅速隔离现场的那些家伙,这都应该是零跑重庆车展的必要一课。
这张黑布可能掩盖了维权车主激动和愤怒的脸,但无法掩盖零跑近年来质量控制问题持续存在的事实。
2019年6月,零跑首款量产车S01正式交付。
也正是这些车辆的质量问题,导致了2020年5月愤怒的车主堵上杭州零跑总部直营店门的事件。
此后,与零跑S01“制动系统故障、动力系统故障、车辆和机器系统故障、控制系统故障、空调设计故障、摄像头系统故障”等方面相关的问题在用户社区发酵。
2020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发布消息称,由于存在质量缺陷,零跑汽车被要求在9月30日至11月30日期间召回从2019年6月27日至2019年12月31日生产的共计150辆2019零跑S01。
要知道,当时涉案车型的累计销量只有1915辆,几乎是每13辆车就召回一辆车。高召回率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如果说零跑S01的质量控制问题是在零跑推出之前由长江汽车厂的OEM造成的,这是可以理解的,那么零跑的以下产品仍然存在频繁的问题,真的很难找到更合适的原因。
截至目前,零跑C11、零跑C01和零跑T03三款主打车型围绕“严重虚假里程、充电故障、音视频系统故障、自动泊车故障”等方面的投诉依然频繁。
2023年,零度汽车正式发布双动力战略,推出首款增程车型C11“增程版”。
基于此,零跑在过去强调“性价比”的基础上,提出了“性价比”产品策略,即以高性价比实现豪华平价,进一步拉近与消费者的心理距离。
本质上,它是用价格更高的产品来提升品牌。
这意味着,如果质量控制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它将被进一步放大,成为零跑品牌崛起的桎梏。
事实上,自2022年9月以来,零跑的销量一直处于下降趋势,2023年更是雪上加霜。
虽然零跑销量下滑的原因很多,但无论怎样,都逃不过产品质量问题带来的负面因素。
零运行,为什么我们不能提供稳定的质量控制?
事实上,任何投诉网站上关于汽车产品质量的投诉几乎涉及市场上所有品牌。
我们无意单独谈论零。除了过于集中和广泛,零跑的质量控制问题也更为重要,因为它是新势力为了快速走出生死圈而造车的典型和具有代表性的后遗症。
事实上,从零跑的产品时间节点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零跑成立于2015年。然而,从资质到工厂,零跑的第一辆量产车始终无法落地。
2019年,经过四年的努力,我们终于可以用S01来祭旗了。
然而,S01最大的产品的意义在于让零跑意识到市场的残酷。
2020年5月11日,零跑放弃了主打15万-30万元高端主流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打品牌号召力,微型车T03上市,成为零跑迄今为止最受欢迎的产品。零跑在T03中幸存,但S01停止生产。
由于宏光MINI EV的存在,T03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一辆售价不到8万元的汽车损失了3.8万元。如果零跑生活在T03上,它就是一具行尸走肉。
2021 9月28日,Zero Run C11正式启动。显然,零跑希望C11能够实现一举两得的目标,不仅能赚钱,还能提升品牌价值。
很难估计零跑C11的品牌价值增加了多少,但它没有赚到钱是事实。
根据零跑后的招股书,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总负债为63.32亿元,当年1-3月的经营亏损为10.72亿元,同比增长169.35%。
零跑同期交付新车21579辆,相当于每售出一辆车亏损近5万元。
由于C11,Zero的单车损失量也有所增加。
为了生存,零跑必须转向资本市场,IPO是不可避免的。
零润香港股票上市前一天,新的零润C01上市,价格范围为193800元至286800元。
为什么C01是零跑?我们只能说,零跑在招股书中承诺“专注于15万-30万元的高端主流新能源汽车市场”。
零跑C01是当前零跑汽车产品矩阵中唯一合格的车型。
今天,零跑C01已经扩大了扩展范围车型,以扩大销售。它被戏称为“理想one的一半”,因此价格进一步降低。
在品牌价值和企业生存之间,零跑毅然选择了后者。
不难看出,“生死节点”四个字可以成为零跑所有量产车的关键词。
零跑的每一款产品都不能说是为产品市场带来的平静。这一切都是为了在灾难中自救。所以心态是焦虑的。
不要专注于市场,专注于用户,让零跑产品有一些固有的不足。这与比亚迪秦PLUS颠覆燃油车市场的努力相去甚远。
然而,零跑的焦虑态度是建立在研发投入不足的基础上的。
以2021为例,Zero Run的研发支出为7.4亿元。与同期的蔚来相比,为45.92亿元;小鹏41.14亿元;理想值为32.86亿元。
就2021研发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而言,威莱为12.7%,小鹏为19.6%,理想为12.2%。零增长实际达到23.6%。
研发成本的绝对值不高,但投资比例很大。零跑廉价车的低毛利率难以支撑零跑的研发投入。
如果没有研发投入的保障,打造一辆好车确实很难。此外,由于造车经验的缺乏和信息的缺乏,零跑产品的质量问题从诞生到后天都是不可避免的。
在最后的315晚会上,看不看并不重要。
零跑想要活得有尊严,只能走“技术降成本”的道路。
因为特斯拉和比亚迪已经证明了他们的正确性。只有这样,零跑未来的产品才能物美价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