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汽车改革的“巨浪”正在汹涌。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加快,新能源汽车爆炸式增长,新技术层出不穷、迭代迅速,汽车消费多样化。。。在汹涌澎湃的“巨浪”下,我们如何才能打破这种局面?7月6日,在《汽车商业评论》发起的轩辕学浪二期活动中,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汽车”)董事长兼党委书记朱以“汽车产业发展趋势与东风探索”为题,与汽车OEM、零部件、车联网、智能座舱等上下游产业链的创业学生进行了面对面的分享与交流。

朱为轩辕学巨浪二期的学生们做讲座
汽车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巨浪”
汽车诞生130多年来,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回到汽车本身,朱认为汽车是现代工业的明珠,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巨浪”。在发展过程中,汽车产业融合、承载和运营着各个时代的高新技术,是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的创新载体和平台。目前,汽车行业正朝着“五化一车、一车四网”的方向发展,实现跨界融合和互联互通。“五个现代化”是指“轻量化、电气化、智能化、网络化、共享”,“四网”是指公路网、能源网、信息网和金融网。
朱表示,轻量化对汽车来说越来越重要,其实质是材料革命。例如,芯片的制造可以称为“化石为金”。这一过程需要提纯高纯度单晶硅,这也是一个与材料有关的课题。

宣远智学巨浪二期学生体验岚图free
面对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朱认为,中国汽车行业正面临超越的机遇。同时,要在政策、法律、社会建设、社会治理等各个层面形成良性、成熟的体系,共同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把握电气化趋势,东风汽车也在加快新能源领域的产业布局。目前,东风已在武汉建成年产28万套电驱动总成、40万套电控、5万套电池组和1000套燃料电池系统的生产能力,实现了“三电”核心装配技术的完全自主控制。其高端新能源品牌岚图赢得了市场的高度赞誉,并将其推向海外。首款产品岚图free交付13000名用户,用户里程超过1亿公里;即将推出的豪华电动越野品牌预计将于2023年投产,这将填补市场空白。
汽车回归自然,走向场景驱动
随着行业的改革,汽车消费市场也显示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自主、合资和新动力品牌都在领跑,争先恐后;汽车、SUV、MPV、SUV、休闲车等各类产品蓬勃发展,技术路线多样。

轩辕智学巨浪二期学生体验岚图梦想家
在朱看来,中国的汽车市场是不断变化的。从最初关注公交车消费,到追求家庭一辆车,再到追求每人一辆车,中国的汽车消费经历了三个阶段。“现阶段,汽车消费最显著的特点是追求个性化、个性化、多样化和差异化。”
在技术和产品驱动之后,未来的汽车将由场景和需求驱动。“未来,汽车可能会像‘变形金刚’,成为满足多种场景使用的组合。”朱认为,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汽车消费将走向第四阶段,向同质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消费者开始追求简约、简约、休闲,回归自然和自然。
汽车供应链从“链关系”走向“网络生态”
“巨浪”带来的变化不仅在市场方面、产品方面,而且在制造方面。长期以来,传统的汽车产业链是垂直链结构,整车厂处于产业链的顶端,形成了“零配件系统装配”的垂直链支撑体系。目前,这种关系正在被打破和重建。
“目前,整车与零部件的关系正从层级链式关系转变为多元化整合关系,形成新的生态系统。”朱表示,在此背景下,零部件企业需要按照“同步开发、同步质量、同步成本”的原则,提前介入汽车开发,打造合作、共生、协同进化的产业链生态系统。
汽车产业链新生态系统的建立和可持续发展依赖于一个良性健康的发展环境。“竞争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状态是工业发展的最佳生态环境。”朱说:“市场竞争的最大特点是产生多样化。在市场上,我们不能只有‘独特性’,只有‘两个’和‘三个’才能生存。这就需要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企业共同合作,推动汽车行业的发展。”
“汽车是一个脚踏实地的四轮产业。”朱表示,东风汽车公司履行了“让汽车驱动梦想”的使命,突出了“质量、智慧、欢乐”的价值观,始终把客户放在首位,与供应链建立共生关系,以扎实的行动成为“为客户提供优质汽车产品和服务的优秀科技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