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后疫情时代已经全面到来,新能源商用车市场也迎来了新的变化。从1月1日起,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机制正式停止。2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委发布通知,全面推进公共部门车辆全面电动化。
换句话说,新能源商用车市场已经开始受到政策的驱动,进入了政策和市场的双轮驱动,以及竞争更加激烈的阶段。这一变化也意味着未来的市场竞争充满了不确定性。
如何在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性?目前,许多汽车公司仍在“关注自己的变化”,并设定相对保守的目标。
尽管市场在悄然涌动,但作为中国商用车第一品牌,福田汽车不仅没有停下脚步,而且正在引领中国商用车加速转型。
市场销售就是最好的例子。以今年一季度为例,福田汽车销量突破16万辆,同比增长14.4%,再次夺得商用车销量冠军。其中,新能源商用车销量同比增长110.3%,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福田汽车对其目前的表现并不满意。4月13日,在福田汽车新能源大会上,北汽福田董事长常瑞表示,“站在‘双碳’风口,福田汽车将踏上‘二次创业’的新征程,坚定新能源发展战略,探索属于福田汽车乃至整个商用车行业的新能源发展道路
与此同时,北汽集团总经理张锡勇也表示,“新能源汽车正迅速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北汽福田需要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轨道上加速
那么,在新能源和智能化的趋势下,福田汽车“探索属于整个商用车行业的新能源发展道路”并跑出自己的“加速度”的信心是什么?
积极主动,发挥领导作用
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商用车的渗透率已经连续三年翻了一番。其中,2020年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仅为2.7%,2021为4.2%,2022年为10.2%。根据相关预测,到2025年,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将达到30%以上,到2030年将达到50%左右,市场规模将达到150万至200万辆。
中国商用车的电动化和新能源利用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尤其是在行业市场不断萎缩的艰难形势下。电动化渗透率逐年提高,商用车电动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
面对新能源商用车市场的蓝海,作为中国商用车第一品牌,福田汽车长期以来积极主动,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2003年,福田汽车启动了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发。2008年,福田新能源汽车设计制造产业基地成立,2018年,智蓝新能源事业部成立,实现系统化运营。
随后,福田汽车紧跟行业前沿发展趋势,不仅推出了纯电动和氢能源商用车产品,还积极推动换电池重型卡车在不同场景下的落地应用。
特别是随着商用车产品迭代、产业生态、智能网联、车型创新进入新的竞争阶段,福田汽车探索出了以电力为主、加速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布局氢燃料的“三线”技术路线。其中,纯电动适用于中短途温和应用场景;在长途干线和特定场景中混合使用;氢燃料电池适用于未来替代中重型中长途干直运输。
在产品层面,在纯电动领域,福田汽车基于全新的轻量化电动底盘架构开发了新一代新能源轻型卡车。
在混合动力产品方面,福田汽车依托志兰品牌打造了奥马克志兰HS1混合动力轻型卡车和阿曼志兰混合动力重型卡车。在氢燃料产品方面,福田汽车也完成了全面布局。在2021世界智能网络大会上,福田汽车展示了世界上第一辆液氢重型卡车;在2022年全球能源大会上,福田汽车展示了全球首款可满足长途干线物流需求的燃料电池重型卡车。2022年奥运会期间,福田汽车为全服务赛事推出了515辆氢燃料公交车。
福田汽车副总裁秦志东在解读福田汽车新能源战略2.0时表示:“到2030年,福田汽车的新能源比例将超过50%,成为世界级新能源商用车企业;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成为绿色交通生态的全球领军者。”。
北汽福田作为北京市国有企业的领导者之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重要战略决策。在新能源领域,起步早、示范早。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纪学伟在致辞中表示,通过多技术路线、多产品线覆盖和销售引领,率先带动全产业链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为推动“双碳”目标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绿色和智能为核心的新一代商用车正在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这也意味着,谁能快速布局新能源商用车市场并取得相应成效,谁就能在新能源商用汽车领域拥有发言权。
作为较早进行新能源汽车研究的商用车企业,福田汽车在规模、产业链、技术、研发、产品、品牌、销售等方面都确立了明显的领先优势。
用技术推动“下半场”
在燃料动力汽车时代,汽车的核心技术是发动机、变速器和底盘。在智能新能源汽车时代,基于技术的核心逻辑没有改变,核心技术点只变成了三电系统、智能驾驶系统、线控底盘。此外,它还包括电池、芯片、算法以及线控转向、线控制动等。
同时,张永伟也认为,“商用车作为一种生产工具,由于对成本和经济性的严格追求,已经走上了依靠技术降低成本的发展模式。未来新能源技术的创新是商用车电动化转型的主旋律
基于这一背景,福田汽车在新能源、智能化等关键领域展开技术战略布局,以自主技术突破为引领,打造可持续的差异化产品核心竞争力。
截至目前,福田汽车已建立了由北京科技创新中心、8个国内汽车应用开发中心、2个海外研发中心、3个合资技术中心和2个智能网联创新中心组成的全球研发体系,坚持提高创新投入在新技术、新模块等核心能力中的比重。
高研发投入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据悉,目前福田汽车已实现自主研发和自制核心三电模块,重点掌握和突破整车集成、电控技术、电驱动、动力电池、燃料电池等22项核心技术。
在智能化方面,福田汽车规划开发了20多项核心技术,包括智能座舱软件、车联网平台和大数据、辅助驾驶功能策略、自动驾驶决策、线控底盘等。其中,在智能驾驶舱和车联网平台方面,福田汽车围绕司机和货运开发的智能驾驶舱技术已覆盖其主要产品,福田车联网也连接了200多万辆汽车。
此外,福田表示,还将以推动新能源技术和智能网联技术创新为引领,全面启动新能源产品平台设计研究,全面布局重型卡车、轻型卡车和VAN领域的新能源产品开发平台,实现国内一流的能耗指标,不断提高产品TCO。同时,我们继续在电气化底盘架构、驾驶室智能技术、节能技术、EE架构、域控制器和以太网技术的设计上进行投资,并在平台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北汽福田副总裁卢正华表示:“通过福田智蓝科技品牌的赋能,福田将基于用户需求,加快商用车绿色交通全场景专业解决方案的建设,为用户创造更高的运营价值。”。
新能源不仅刺激了技术创新,也改变了行业的逻辑。在此背景下,福田汽车以自主技术突破为引领,在新能源、智能化等关键领域展开技术战略布局,赋予其可持续的产品核心竞争力。
拓展“时刻”激发新能源
汽车行业的共识是,“单打独斗”不足以在汽车新四化浪潮中成长,需要扩大“朋友圈”甚至构建“生态系统”。
作为中国第一的商用车品牌,福田汽车也在以扩大“朋友圈”为突破口。
北汽福田作为商用车领军企业,一直致力于与合作伙伴共创共享,打造绿色生态产业链,并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探索,打造商用车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北汽福田总经理吴锡斌表示。
数据显示,在此次会议之前,福田汽车已经与康明斯、采埃孚、戴姆勒等公司结成了强大的联盟。在本次大会上,福田汽车与宁德时代、特电、威能、中石化销售签署了合作协议。
值得一提的是,为加快实施供应链战略布局,福田汽车重点推进“三电”系统、氢燃料发动机等核心模块布局,并成立新能源生态(Z)事业部,围绕电池银行加快新能源营销生态业务创新发展,运营租赁、充电/加油站和数据业务。围绕碳法规和碳足迹,我们将发挥主机制造商的链领导者作用,与供应商和分销商合作,推进绿色价值链布局,加快整个价值链的绿色低碳转型,构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合作的双赢新局面。
新能源商业生态系统从产品开始,涵盖各个领域的多家相关企业,包括资产管理公司、车辆业务运营公司、运营租赁公司、减维回收公司。北汽福田Z事业部总裁张凯表示,这些企业将与北汽福田共同构建“以产品为中心+以服务为中心”的商业生态系统协同效应,为客户赋能,同时也反馈相关价值链。
从领导和推动与供应链、科研机构、科技公司结盟,共建共享新型研发机构和技术创新中心,突破新能源、智能网联等核心领域关键技术,打造高品质新能源和智能产品的角度来看,福田汽车目前正在努力构建一个多维度、一体化的“福田+链创”生态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通过内部发展思维的创新转变和外部整合全球高端产业链资源的“双拳战略”,福田汽车自身的“肌肉”在不断增强,品牌在新能源赛道上的护城河也在不断稳固。
写在最后:
深刻变革之下,商用车企业只有求变创新,才能站在时代的前沿。随着传统燃料市场发展进入前所未有的调整期,新能源正以成为““新王”的势头蓬勃发展。
而深耕新能源市场20年的福田汽车,显然已经成功站上了风口。展望未来,福田汽车在新能源赛道上必将不负众望,引领中国商用车作为新能源商用车第一品牌加速转型。
请扫描二维码预约试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