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如果科技亮相,长城汽车开启商用车新生态

2023-02-24 23:32:30 来源:汽车之讯

  本周三(2月22日),如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如果科技”)首次公开其业务方向,引发长城汽车六大品牌之间的互动。长城汽车的新品牌终于浮出水面,此前有传言称其已布局商用车业务。

  根据技术业务方向的介绍,这可能是长城汽车向以乘用车为基础、以新能源商用车赛道为切入点的大型汽车集团深度发展的体现。

如果科技亮相,长城汽车开启商用车新生态

  长城汽车森林式生态系统助力商用车业务

  作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汽车工业的发展一直是公众讨论的热门话题。在汽车“新四化”进程中,长城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改造初见成效。2022年,长城汽车销量连续7年突破百万大关,旗下品牌高价值产品销量持续攀升。价值20万元以上的汽车全年销量占比15.27%,智能汽车渗透率达到86.17%。

  从现象到本质,长城汽车的成功归功于其围绕新能源和智能构建的多物种互动和持续进化的森林生态系统,这也推动了长城汽车在市场竞争中完成从数量取胜到质量取胜的转变,实现了品牌的向上转型,为汽车工业的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

  目前,长城汽车已在新能源、智能化等上下游产业链核心领域孵化龙头企业。这些企业就像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高大树木,为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良性循环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在这一生态系统的滋养下,长城汽车乘用车蓬勃发展,商用车业务也破土动工。

如果科技亮相,长城汽车开启商用车新生态

  这是商业车辆进入该局的难得窗口

  长城汽车2022年的亮眼表现和一系列面向未来的布局表明,长城汽车已经走上了一条更加健康良性的发展道路。随着长城汽车森林式生态系统的改善,长城汽车在这个时候宣布其商用车业务是不可避免的。就行业而言,进入商用车领域也恰逢难得的发展窗口期。

  自“双碳”政策以来,作为主要排放源的商用车行业向新能源的转型日益激烈。去年11月,15个部门联合印发了《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战、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战和柴油货车污染防治攻坚行动计划》,提出了2025年力争实现新能源份额和国务院货车保有量40%的目标。目前,中国货车保有量约为2900万辆。即使假设保有量不增加,这一政策仍意味着2025年新能源和新能源货运汽车的容量将达到1160万辆,这意味着新能源和新型能源货运汽车有望在2023-25年达到1000万辆的市场空间。

  从氢能、纯电、混动的技术路线和产品布局来看,国六货车的新能源和各车型基本可以覆盖。此外,商用车双积分政策也在讨论中,机构结构可能参考乘用车双积分。但在评分标准方面,由于商用车种类繁多,预计将采用差别平均油耗标准。在处罚措施方面,商用车双积分政策还可能引入禁止销售乘用车负积分新车等限制措施,这将进一步加快用新能源商用车替代传统燃油车的进程。

如果科技亮相,长城汽车开启商用车新生态

  可见,新能源商用车市场的窗口期刚刚开启,“狂飙”戏码还未正式上演。

  前景广阔,两轮驱动商业模式值得期待

  除了新能源商用车销售和售后服务的巨大市场,从科技宣布的业务布局来看,依托智能驾驶、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能力的智能物流解决方案可能是其更重要的业务支撑。目前,商用车行业市场的供应端仍基本处于销售和维护水平,企业用户的业务发展中实现交通运输的突破很少,这可能是未来技术成功的关键。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物流市场。2021,中国社会物流总成本为16.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5%。一些行业专家预测,到2025年,中国的物流总成本将达到19.3万亿元。然而,现阶段,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物流业务场景中的应用仍然不足,大量物流运营仍处于原始阶段。数字技术和物流业务催生了较少的新场景,更多地集中于仓储和配送等单一节点的应用,所有要素的数字物流场景仍然缺乏。

  然而,物流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当务之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19次提到了物流和现代物流在长期规划中的支撑作用和定位。特别是第五章第三节《加快数字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指出,要进一步推进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培育智慧物流等新增长点。可以预见,在数字化的大变革下,智慧物流有望创造新的万亿级市场。

  因此,在新能源智能商用车和智慧物流解决方案的叠加下,作为长城汽车商用车的主体,if技术在体量上值得期待。

推荐阅读

网友评论

该文章暂无评论

热门汽车资讯

最新汽车资讯

评论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