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亚运中国星成功入轨,吉利成中国首家一手造车、一手造星的企业

2022-06-02 14:34:22 来源:汽车之讯

  2022年6月2日12时,“吉利未来旅行星座”首批9颗卫星以一箭九星的形式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卫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圆满成功。

亚运中国星成功入轨,吉利成中国首家一手造车、一手造星的企业

  吉利未来旅行星座首批9颗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摄影:李晓梦、马文波、雷明新、张静、马永涛

  作为中国第一家手工制造汽车和卫星的企业,吉利此次发射的“未来旅行星座”的前九颗卫星是由浙江天宇道宇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是天宇道宇旗下台州卫星超级工厂生产的高可靠性、高性能、批量生产的低轨道卫星。制造效率和系统可靠性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将推动中国航天基础设施建设和中国商用航空航天产业的快速发展。

  在发射期间,一颗低轨卫星被命名为“亚运会中国卫星”,这是第一颗以亚运会命名的商用卫星,将由亚运会启用。作为杭州亚运会官方合作伙伴,吉利凭借空间级高精度定位,确保亚运会火炬接力引导车辆跟踪、智能驾驶与连接、太空眼观看亚运会等特色服务,用空间技术全面助力亚运会智能“杭州”。

  亚运会中国之星:首个亚运会命名为商用卫星,借助航天技术实现“智慧亚运”

  2021 7月,“智慧亚运会”正式纳入省级数字改革数字政府系统的“跑道”。智能技术始终是一个高频词。作为杭州亚运会的官方合作伙伴,吉利汽车积极实施“科技吉利,亚运之乐”的战略,为杭州亚运会赋予了充分的权力,并帮助传播了亚运文化。此前,吉利汽车的“中国之星”高端系列车型星瑞星越L已陆续列入亚运会指定的官方车辆,并将为亚运会提供城市和公园的智能出行解决方案。

亚运中国星成功入轨,吉利成中国首家一手造车、一手造星的企业

  九颗卫星中的一颗被命名为“亚运会中国之星”,而“智能亚运会”是由航空航天科技推动的。这也是中国航空航天业第一颗以“亚运会”命名的商用卫星。这是亚运会历史上首次使用专用卫星启动赛事。亚运会期间,吉利将依托高精度定位、卫星遥感AI、天基通信服务等技术,与吉利“中国之星”系列旗舰车型合作,为杭州亚运会提供更加智能、安全的公务车出行支持服务。

亚运中国星成功入轨,吉利成中国首家一手造车、一手造星的企业

  吉利将在综合高精度定位、卫星遥感AI和天基通信服务的技术支持下,为亚运会车辆提供车载高精度定位服务,以满足杭州亚运会交通保障对相关车辆位置信息的车辆监管需求,驾驶记录信息和驾驶员行为分析,并在亚运会期间提供关键运维支持;部分重点保障车型配备卫星通信终端设备,使相应车辆具备卫星通信能力。在没有移动网络信号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短消息通信和一个关键SOS跟踪车辆,以防发生紧急情况。同时,吉利“中国之星”系列旗舰车型也将用作亚运会火炬车,为用户提供火炬接力追踪、自动驾驶、多模通信、太空眼观看亚运会等特殊服务。

亚运中国星成功入轨,吉利成中国首家一手造车、一手造星的企业

  吉利中国之星:“敢于做”的精神传遍全球,中国之星闪耀太空

  近年来,世界各地掀起了商业卫星和低轨卫星星座建设的热潮。西方国家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中国还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发展商业航空航天的政策,并启动了天地融合等重大国家计划。然而,由于航空航天技术壁垒高,很难找到成熟的技术人员。这一领域主要集中在“国家队”,民营企业的发展几乎没有突破。

  面对航天“新基础设施”浪潮,吉利以敢于思考、敢于行动的创新精神,不断突破技术壁垒和人才短缺的困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了智能化、量产化和高性价比的优势,积累了一批关键技术,如卫星智能制造技术、汽车工业部件的选择和筛选技术、低轨道卫星技术,以帮助低空旅行和自动驾驶。

亚运中国星成功入轨,吉利成中国首家一手造车、一手造星的企业

  从第一家民营企业成功推出CMA高端系列“中国之星”,到现在进入航天领域,“一箭九星”核心技术已经自主研发,实现了卫星的批量生产,“敢为人先”的基因已经从吉利的汽车制造业传播到商用航天等领域。

  “敢于做”也是吉利CMA高端系列“中国之星”的价值主张。自上市以来,“中国之星”已售出35万多辆汽车,平均售价为15万辆。成功进入合资汽车市场腹地,成为汽车行业的“新旗舰”,彰显了中国汽车品牌的实力。

亚运中国星成功入轨,吉利成中国首家一手造车、一手造星的企业

  随着汽车行业边界不断被颠覆,未来汽车将越来越成为线上线下高度融合的“超级智能移动终端”。“亚运中国之星”的成功启动,将加快吉利科技生态系统的建设,推动吉利在旅游领域的不断转型,引领中国商用航空航天产业和智能旅游生态全产业链的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未来,吉利将继续在未来出行、智能制造、无人机交通、城市管理等诸多领域保持领先地位,建立科技生态优势,真正让用户四处走动。

推荐阅读

网友评论

该文章暂无评论

热门汽车资讯

最新汽车资讯

评论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