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日本一直以“工匠精神”自居,各种关于日本企业正宗风格的故事也在中国流行。
然而,近年来,作为日本支柱产业之一的汽车行业,围绕着日本公司,假冒伪劣等负面新闻频繁出现。这对“日本制造”的全球形象造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打击。
最近,丰田的全资子公司大发汽车有限公司(Daihatsu Motor Co.,Ltd.)发布了一份通知,承认其四款OEM车型对测试车辆的前门内衬进行了不当修改,以在侧面碰撞测试中取得高分。通过增加一个额外的“缺口”,当侧气囊弹出时,原本锋利的门板不会对车内的假人造成额外的损坏。
然而,实际投放市场的新车并没有类似的设计,这堪比提供“特供车”,明显违反了碰撞测试的程序和规定。
根据大发汽车的通知,这四辆涉嫌假冒的汽车分别是Perodua Axia、丰田Yaris ATIV(海外版)、专注于印尼市场的丰田AGYA和一辆未公开的新车。
尽管这三款车型主要集中在低端市场,但它们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以及墨西哥、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科威特等地区均有销售。其中,Perodua Axia以“OEM”马来西亚独立品牌销售,已成为当地市场的“国家奇迹车”之一,地位不亚于我们的五菱宏光MINI。
根据大发汽车发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3月底,这些疑似假冒车型在上述国家和地区共售出88123辆汽车,影响相当大。
鉴于此事造成的恶劣影响,丰田章男作为母公司丰田汽车的总裁,不得不第一时间在丰田官方网站上发表道歉声明,表示将彻查此事,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大发汽车还表示,将改进涉案车型的相关部件,并在碰撞检测机构人员在场的情况下对车辆进行重新测试,以确保新车符合碰撞法规。同时,尚未交付的新车将停止交付,但已经提车的车主无需担心,可以正常使用。
据了解,这起诈骗事件之所以被曝光,是因为一名内部员工在4月份向公司高层举报,经过公司的深入调查,才发现了此事的存在。然而,根据过去几天来自日本公司的类似负面消息,我们仍然不知道大发甚至丰田内部的哪个级别的职位与此事有关。
工匠成为“弓工”
有人嘲笑,随着日本企业高管在电视屏幕上鞠躬道歉的频率越来越高,曾经被日本人视为骄傲的工匠精神已经逐渐退化为“鞠躬的工匠精神”。
说远了,我们就不说了。近年来,日本公司因造假造成的最大灾难一定是“高田安全气囊”。作为世界顶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一,高田集团曾是汽车安全气囊领域的“垄断级”企业,全球几乎所有汽车品牌都在购买其安全气囊。
然而,由于高田公司生产的安全气囊推进剂缺乏防潮装置和包装工艺,安全气囊在充气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内部金属碎片破裂。在某些情况下,本应拯救生命的安全气囊可能会变成“致命的猎枪”。
2009年,美国一名18岁女孩在一场小型车祸中丧生,当时高田安全气囊高速爆炸的金属碎片撕裂了她的颈部动脉。据统计,高田安全气囊在短短10年内已造成100多人死亡和受伤,使其成为真正致命的安全气囊。
尽管各大车企日后都在积极召回配备高田安全气囊的车型,一些品牌甚至对一些过于老旧的车型进行了“高价回收”。然而,时至今日,市场上仍有大量旧车仍携带着这种危险的安全气囊,车企的召回行动并未停止。就在昨天(5月5日),宝马刚刚宣布将在美国市场召回9万辆汽车,其中包括2000年至2006年生产的3系(包括M3)、2000年至2003年生产的5系(包括M5)和2000年至2004年生产的X5车型。
就在高田安全气囊事件爆发几年后,另一个曾经的标志性日本品牌神户制钢也被曝出长期篡改产品性能数据的丑闻。这一事件甚至影响了日本自己的新干线列车和一批购买神户制钢的日本汽车公司。
2021年,专注于制动系统的日本国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Dawn Brake Co.,Ltd.突然向公众道歉,称在过去20年里,该公司生产的11万多个制动器及其周边零部件的数据是伪造的,其中一些零部件甚至不符合与制造商商定的数据。据了解,丰田、本田、日产、三菱、马自达等日本主要品牌是黎明刹车的主要客户。
2022年,同样在丰田旗下的日野汽车通过官方渠道向外界承认,其自己的生产车型存在发动机数据造假和排放不合规的情况,并宣布将召回并暂停生产相关车型。和上面提到的黎明刹车一样,日野汽车的欺诈行为也可以追溯到20年前
其中,由于三元催化转化器的性能不合格,中型卡车日野RANGER存在排放过量和发动机功率降低的问题。日野将召回相关车型并升级相关部件,未来还将为车主提供免费维修服务。
另一方面,日野PROFIA(大型卡车)和日野SELEGA(大型客车)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召回,因为它们的450马力E13C柴油发动机的排放和油耗数据超过了标准,排量为13L。日野还宣布将对业主进行相应的赔偿。
丰田专注于大型商用车和微型家用车的两大子品牌相继“失败”。对于这家全球最大的汽车公司来说,要成为一个好家庭似乎并不容易。随着越来越多类似的负面新闻出现,再加上日本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忽视,也许在未来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少的工匠和越来越多的“弓匠”